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分化:核心区韧性凸显,新兴商务区逆势崛起
2025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深度分化:核心区韧性凸显,新兴商务区逆势崛起
一、市场整体承压,空置率结构性分化加剧
2025年一季度,北京写字楼市场延续深度调整态势。全市空置率虽同比微降1.1个百分点至17.2%,但区域分化显著加剧。核心商圈凭借稀缺地段和成熟配套维持韧性,五大核心商圈空置率降至10.8%(同比下降2.3个百分点);而新兴区域因供应集中、产业导入周期差异,空置率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。
二、朝阳区:CBD“一枝独秀” vs 望京“高位承压”
作为北京写字楼存量最大区域,朝阳区整体空置率约17.2%,但内部商圈表现悬殊:
CBD(国贸商圈):空置率仅7%,标杆项目国贸写字楼出租率高达92.7%。金融、专业服务类企业扩租支撑需求,如长江证券在泰康大厦新租3300㎡。租金环比降幅收窄至4.7%,显著低于全市均值(-7.2%)。
望京-酒仙桥区域:空置率攀升至20.3%,部分老旧项目如望京SOHO空置率高达40%。科技企业成本敏感度提升,向租金更低的丽泽、亦庄迁移,导致去化乏力。
三、新兴商务区逆势突破:产业集聚驱动去化
部分新兴区域通过产业精准定位实现“逆周期增长”:
丽泽商务区:空置率20.4%(较2024年下降3个百分点),租金仅85元/㎡/月(为国贸的31%)。人工智能、金融科技企业密集入驻,如潞晨科技、五舟科技新租超1000㎡研发办公空间。
通州副中心:空置率从峰值63.2%回落至50%以下(2025Q1)。央企总部东迁效应显现,新增供应中30%被央企锁定,租金较国贸低40%的成本优势成关键吸引力。
亦庄信创园:依托高端制造业集群,空置率降至26.6%。科技企业如京算数据、智谱华章新租6500㎡实验室及办公空间,定制化电力、隔音设施满足研发需求。
四、分化动因:产业迁移、租金落差与政策赋能
产业重构:TMT(人工智能、大数据)、金融细分领域(基金、保险)成需求引擎,传统行业持续收缩。科技企业向“高性价比+产业生态”区域迁移,推高新兴区去化。
租金剪刀差:核心区与非核心区租金差距拉大。金融街租金414元/㎡/月(全市最高),而丽泽仅85元/㎡/月,价差近5倍,加速企业“降本搬迁”。
政策红利:城市副中心税收优惠、丽泽数字金融示范区政策,吸引企业区域性聚集。通州2025年新增供应中70% 为政府定向招商项目。
五、未来趋势:深度租户市场下的突围路径
业主策略转型:核心区业主通过“固定工位+共享空间”优化面积(如东二环项目改造档案室为会议室),降低租户成本4;新兴区业主提供定制化实验室、高荷载货梯等设施锁定科技企业。
租户升级窗口期:全市租金同比降幅达19.7%,企业可借机升级办公环境。中服地块2026年超甲级项目启动预租,部分业主提供24个月免租期。
风险预警:2026-2027年将迎供应高峰(CBD中服地块、丽泽新增百万㎡),新兴区短期去化压力仍存,业主需加速硬件升级与服务创新。
数据来源:戴德梁行2025Q1报告、RET睿意德商圈监测4、仲量联行新兴区域分析。
结语:北京写字楼市场正从“地段逻辑”转向“产业+成本+服务”综合竞争。核心区凭借不可替代的商务生态守住基本盘,而新兴区域通过产业赋能与价格优势打开增量空间。租户的“用脚投票”将持续重塑市场格局,精细化运营与产业适配能力成为破局关键。
延伸阅读
- 北京环球金融中心荣膺全球绿色双白金认证,2004400精装空间直租中
- 北京环球金融中心4400无柱整层开放招租!CBD核心地标赋能全球企业战略布局
- 2025年望京科技圈租金暴跌,颐堤港跌入“百元时代”,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弱化
- 国贸商圈成北京写字楼市场避风港,高端租户支撑租金韧性领跑全市
- 2025年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调整:租金连跌创五年新低,核心商圈承压加剧
- 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调整:租金持续探底,区域分化加剧(2025年Q1数据透视)
- 2025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整:租金或再降,AI与金融双轨驱动丽泽、中关村逆势去化
- 2025北京写字楼租赁新趋势:央国企搬迁潮促大宗成交激增,短租约定制化成市场标配
- 2025年北京写字楼市场:应低谷难掩租金下行压力,区域分化加剧
- 2025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深度分化:核心商圈空置率跌,新兴区域价腰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