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望京科技圈租金暴跌,颐堤港跌入“百元时代”,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弱化
望京科技圈遭遇寒流:2025年北京写字楼租金持续探底,科技企业集聚效应减弱
科技巨头收缩、空置率攀升,昔日“北京硅谷”望京商圈租金同比暴跌12.7%,颐堤港等标杆项目跌入“100元时代”
一、市场整体下行:租金降幅创七年新高
2025年上半年,北京写字楼市场延续深度调整态势。据仲量联行最新报告,全市甲级写字楼租金同比下跌14.8%,空置率攀升至18.6%,创2018年以来最大跌幅。其中,科技企业密集的望京-酒仙桥商圈成为“重灾区”:
租金同比降幅达12.7%,远超全市平均水平,单季度跌幅突破10%;
标志性项目如颐堤港二期、融新科技中心等,净有效租金跌至100-200元/㎡/月区间,部分业主报价较市场均价低30%以上;
子市场空置率突破25%,较2023年上升近5个百分点
二、科技行业收缩:互联网巨头撤离致集聚效应弱化
望京区域曾以“北京第二CBD”著称,阿里巴巴、美团、滴滴等头部企业扎堆入驻,科技企业占比超40%。但2024年以来,行业深度调整导致需求结构剧变:
企业整合办公空间:互联网大厂结束扩张周期,美团、快手等企业缩减面积超3万㎡,搬迁至成本更低的上地、亦庄等区域;
新质生产力企业尚未补位: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增速放缓,2025年一季度望京科技园新增企业数量同比下滑15%;
产业链上下游外流:三星、宝马等国际企业配套的300余家供应商中,近20%转向租金更低的丽泽商圈。
数据对比:2023年望京科技企业密度为76家/平方公里,2025年降至63家,集聚效应明显减弱。
三、业主“以价换量”:极限价格策略刺激成交
面对供需失衡,望京业主采取激进降价策略:
极限租金频现:部分项目首轮报价较市场价低40%,如酒仙桥区域出现148.3元/㎡/月的超低价(同比降7.2%);
大面积成交占比提升:1万㎡以上租赁成交中,新租需求占50%,科技企业借机升级至高品质楼宇;
定制化服务增加:业主提供实验室改造、数据中心配套等方案,吸引硬科技企业入驻。
四、未来展望:转型“硅巷模式”或成破局关键
业内专家指出,望京需跳出传统园区思维,借鉴纽约、上海“硅巷”经验:
空间更新:改造老旧厂房为科创综合体,试点“商改科”政策降低企业成本;
生态重构:联动中关村打造“概念验证-中试基地”链条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;
文化赋能:嵌入数字艺术展厅、科技论坛等场景,吸引Z世代人才。
高力国际预警:若需求端未现根本性改善,2025年下半年租金或再降5%-8%,科技企业租户议价窗口期将持续。
结语
望京的阵痛映射出北京科创格局的深层变革——从“规模集聚”转向“生态竞争”。随着上地、亦庄等区域以25%的租金成本优势抢占科技企业(如上地产业园净吸纳量半年超14万㎡),望京能否以“硅巷2.0”模式重生,将成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进阶的关键试金石。
数据来源:仲量联行2025年Q1报告、高力国际市场监测、北京市科委产业统计。
延伸阅读
- 北京环球金融中心荣膺全球绿色双白金认证,2004400精装空间直租中
- 北京环球金融中心4400无柱整层开放招租!CBD核心地标赋能全球企业战略布局
- 国贸商圈成北京写字楼市场避风港,高端租户支撑租金韧性领跑全市
- 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分化:核心区韧性凸显,新兴商务区逆势崛起
- 2025年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调整:租金连跌创五年新低,核心商圈承压加剧
- 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调整:租金持续探底,区域分化加剧(2025年Q1数据透视)
- 2025北京写字楼市场深度整:租金或再降,AI与金融双轨驱动丽泽、中关村逆势去化
- 2025北京写字楼租赁新趋势:央国企搬迁潮促大宗成交激增,短租约定制化成市场标配
- 2025年北京写字楼市场:应低谷难掩租金下行压力,区域分化加剧
- 2025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深度分化:核心商圈空置率跌,新兴区域价腰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