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共享办公升级潮:盈科中心WeWork独立空间1680元/月起,激活租赁市场新需求
市场背景:供需再平衡中孕育机遇
2025年一季度,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延续“总量去化、区域性复苏”态势。据高力国际数据,全市净吸纳量达3.6万平方米,连续7个季度去化,累计消化空置面积近53万平方米。租金深度调整成为主旋律——莱坊报告显示,全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5.8%至237元/㎡/月,同比跌幅达16.3%;仲量联行则指出空置率微降至12.4%。在业主“以价换量”策略下,共享办公凭借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迎来爆发期,WeWork盈科中心等头部项目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首选。
共享办公升级:拎包入驻的“轻资产”革命
位于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的盈科中心,是三里屯商圈核心的5A级综合地标,周边使馆区、金融企业、商业体云集。2025年,其WeWork共享空间完成服务升级,推出四类适配方案:
极致灵活型:移动工位2300元/工位/月,适合自由职业者;
小微团队优选:独立办公室1680元/工位/月起(7人间总价16800元/月),含精装家具及智能门禁;
中大型企业定制:10-33人间(2.5万-7.9万/月),支持品牌专属设计;
高端商务配套:免费茶点、隔音电话间、企业级打印机、沉浸式阳光办公区及健身房。
案例:某AI初创企业签约10人间,较传统写字楼节省装修成本超30万元,并依托WeWork社群资源对接3家投资机构。
需求结构:新质生产力企业成增长引擎
北京租赁需求呈现“双轨并行”特征:
传统主力:金融(占比22%)、科技互联网(27%)及专业服务构成“三驾马车”。券商、律所因升级需求向CBD、金融街聚集;
新兴势力:新质生产力企业(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)2024年租赁成交量激增106%,面积占比存量市场10.7%。此类企业对办公环境有特殊要求,如恒温恒湿实验室、高算力荷载机房,而共享空间的模块化改造能力恰好匹配其快速迭代需求。
区域分化:核心商圈与新兴板块的博弈
核心区韧性凸显:金融街空置率降至11.3%(北京最低),中关村连续6季度回落至15.3%,科技企业扩张驱动明显;
丽泽崛起:空置率从高点回落至24%,反超亚奥板块,年内或跌破20%;
共享办公渗透率提升:燕莎、三里屯等商圈因配套成熟、外交资源丰富,吸引WeWork等品牌布局,推动老旧项目“服务焕新”
行业前瞻:破局关键在“灵活性”与“技术迭代”
仲量联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张冀苏指出,2025年北京市场面临两大转折点:
租约重组窗口期:租金下行刺激大面积租赁释放,业主通过免租期、定制装修等柔性策略留客;
技术升级迫在眉睫:新质生产力企业要求楼宇适配高荷载、电磁屏蔽等条件,倒逼运营方突破基础服务,向智能化、绿色化跃迁(如LEED认证、AI物业系统)。
莱坊预测:新增供应放缓(全年仅2个项目入市)叠加企业降本需求,共享办公渗透率或突破15%。
结语
当“拎包入驻”从口号变为标配,北京写字楼市场正从空间租赁转向“服务赋能”竞争。随着新质生产力企业扩张与金融业复苏双轨并进,以盈科中心WeWork为代表的共享办公3.0模式,或将成为打破供需僵局的“破壁者”。
数据来源:高力国际、莱坊、仲量联行2025年Q1报告;WeWork盈科中心招商方案。